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 | 七夕快乐
七夕来临,本想在群里发一个七夕情人节的征集。
然而,得到最多的答案却是:七夕是什么?能吃吗?or 对不起,我单身!or 不明白七夕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主打特殊需求旅行者的群,群成员中大规模单身潮并不会让我这个群主惊讶。
根据2006年第2次全国残疾人口普查的数据,残障人士的单身率高达61%。2006年,河北青年报的一位记者对50位年龄在22到35岁之间的年轻人进行了一项随机采访,有七成人士表示不愿意与残障人士结合,主要问题是生活不方便和经济问题。
虽然这两份调查已经年代久远,但在9102年的今天,恋爱与婚姻依然是困扰残障人士的一个巨大的问题。除了社会意识和残障人士的经济社会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以外,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和社会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比如说国家统计局显示,2018年底中国的男性比女性多了3164万,这就意味着有一大波无处安放的剩男。另外,一般人口中选择单身的比例也与日俱增。2019年北京青年报520特辑显示,中国成年人中单身人口已达2.4亿。相较于20年前,现在有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单身和晚婚的状态。
很多年以前,我看了一档美国设计师安娜苏(Anna Sui)接受媒体采访的节目,对这个“永远做女孩”的华裔设计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的安娜苏已经50多岁了,可她的设计却始终散发着一种“女孩”的气息——青春、反叛、好奇,有些可爱的稚气,却又充满了玩世不恭的勇气。
在谈及自己单身的状态时,安娜苏诚恳的表示:“感谢单身,让自己不受婚姻、关系、性的束缚,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设计。”生长在一个“嫁不出去就是耻辱”的国度,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震撼。
留学回来,家里经常收到三姑六婆、七姑八姨的电话催婚,让我爸妈赶快给我找个人嫁了,把我这个累赘脱手出去。“你爸妈年纪大了,照顾不了你了,你赶快找个人来照顾你吧”(照顾我,不会找个保姆吗?),“你们家条件好,找个农村得了”(这是在线歧视农村人吗?),“你赚钱多,找个能照顾你的,你养他”(如果他貌美如花,我一定仔细考虑一下)……
给我这些建议的女性长辈,似乎自己的婚姻都是一团糟,却努力充当别人的生活导师。在她们生活的年代,一个女人嫁什么样的人决定了她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她们的一生都围绕着丈夫和孩子,难得有的好闺蜜是《知音》,追的爽文是《婚姻与家庭》,膜拜的大神是简-奥斯汀。
回国的头两年,面对这些猝不及防的电话轰炸,我才知道,为什么我周围一些非常优秀的女同学,在学成之后不愿意回国。
在我们的文化里,结婚生子就是一项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好像是一个人穷尽一生都必须要达成的任务指标。如果完成不了这些指标,又或者说如果没有在某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完成这些指标,就是个异类,就要被人指指点点。比如说,30多岁的单身女博士就很不幸的经常被拉出来“示众”。
不仅要嫁得好,还得要孩子管得好。有一次饭局,好友谈及了她的女上司,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新闻人,60多岁没有孩子。我妈妈颇感遗憾地说“可惜了”——即便有再光鲜亮丽的职业生涯,没有孩子,她的人生也不会圆满。
是的,作为一个女人,即便你的事业很成功,即便你跟你老公的婚姻生活很幸福,但是你一旦没有孩子,你还是一个loser。所以,一些渴望向外界表达自己成功的女性,除了要交出一份靓丽的事业成绩单以外,还得能证明自己管得好孩子(当然前提是有孩子可以管)。
《带着(x个)娃,我成为了xxx的合伙人》、《挺着x个月孕肚,我谈下了xxx》……这一类的鸡汤成为了新时代的女德,鸡汤的主人翁们也自然成为了新女性的楷模。
新女性们找到了自己的榜样,残障的新女性们自然也有榜样。我13岁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对我十分怜惜,就经常用侯晶晶的故事鼓励我:“侯晶晶不仅当了南师大的老师,她还找到了丈夫”,而后半句话则被她特别强调。等到我30岁的时候,我周围的女性长辈则让我向桑兰看齐:“看,桑兰不仅生了个娃,她还想生第二个。”
这些鼓励用大白话说就是:即便你再残,再惨,再瘫痪,你还是能找得了伴侣,生得了孩子。
这句话当然不假,抖音和快手上有大量的案例,展示着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人士和非残障人士结合、生娃的幸福生活。
然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找不找得着对象,残障不是根本原因。
我的身边有许多桃花旺、从来不缺男/女朋友的障碍小伙伴,也有许多光芒万丈、感情经历却寥寥、甚至一直单身的非障碍小伙伴。
当我看了更多人的生活经历和故事以后,我感受到最深的一个道理是——
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是一个人的选择,而这样的选择又代表了TA内心最深层次的需求:你最想要什么,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这也就是像稻盛和夫经常说的“活法”:对一个目标产生了强烈的渴望之后,就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意象,然后做的所有的事情都只为实现脑海中的那个意象,也就是目标的实现。
无论是残障人士还是非残障人士,如果你想去脱单,那就放下所有顾虑,朝着这个目标去前进,你的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如果你觉得单身爽,想维持一个人的生活状态,那也是你的权利和选择,无需害怕别人的指摘。
成年人,有权利选择,也要有勇气执行。
就着这个话题,也随机采访了几位群里的朋友,看一看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何见解。
花生逗:一切以‘’开心”为重
刚大学毕业那两年,没有像样的工作,拿着份最低工资“混日子”,看着在家里”饭来张口“(需要端饭倒水)的我,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啥时候能给你找个老实点的、能照顾了你的人,就放心了……“我的吐槽永远是:”就您这操心的命,我啥时候您也放心不了,况且,您能保证再找个人能比我现在过的好吗?如果不能,我找那麻烦干啥。”我这么说,他们也就没话了。
当然不会只是嘴上说说,毕竟俺们不急,有人急,“热心”的亲戚也真给介绍过几个,犹记得第一次相亲的场面,那尴尬程度现在想想都毛骨悚然。反正那之后再介绍俺是见都不见了,据说俺爹又见过几个,但他那关也不是好过的,哈哈。
去年冬天,还是那位“热心”亲戚,在打工的饭店认识一个外聘的厨师,上来就把人照片发我了,告诉了年龄、籍贯、薪资,只说人不错,后来就加微信,聊了几句,真不是我自卑,只不过还是忍不住说了:“以你这条件,应该不难找对象啊。”结果人一句话搞得我真是哭笑不得。“我离过婚,有个孩子。”“……”本打算理都不理了,但耐不住微信、电话几番轰炸,死乞白赖非要见见,见就见呗,又不会怎样,于是就拉着闺蜜去了……开始了俺一段“扭曲”的初恋。说扭曲,因为俺其实目的不纯,只想体验下恋爱的感觉,没想那么多。正赶上过年,他做厨师其实挺忙的,前后聊了两个月吧,总共见面也没超过十次。细节俺就不说了,结局就是他和家里人说了,家里死活不同意,俺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脆利落地断了。
再后来,俺就去了北京培训,有了现在的工作,工资个人很满意,反正养活自己没问题,虽然还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他们的说法变成了:“你要觉得介绍的都不行,就自己找嘛,找能跟你聊得来的。“
我:”一个人过也挺好哒,自己挣钱,想买啥买啥,想吃啥吃啥,想去哪去哪(理论上可以),多一个人好麻烦的。“隐藏的后半句是:我不太相信自己有女主命,所以也就不苛求了,“另一半”有也好没有也罢,过得开心就行。
白羊:谁能逼我将就
七夕,一个连空气都是粉红泡泡的日子。而我作为一枚凭实力母胎单身的单身汪在看到身边朋友撒狗粮时不得不承认是很羡慕的,但那也仅仅只是羡慕。有些事是羡慕不来的,特别是感情。该你的就是你的,对于感情,我不愿将就。
如今如果问最怕的事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回家。因为回家后一定会被家里人各种逼(你们懂的)。尚未踏入社会的时候姑且还有“读书为重”来抵挡三姑六婆过于热情的“问候”,但现在已在社会这个大染缸混迹了两三年还是单身的我回家后,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就开始蠢蠢欲动了,隔三差五的变着法儿给我介绍对象,都被我一一婉拒。自此,我“眼高手低”的名号就传扬了起来。对此,只能一笑置之。
“眼高手低”吗?对于这个我更喜欢另一种高大上的说法“不将就”。是的,就是不将就!人生苦短啊,如果注定有一个人会成为我的羁绊,那一定是我爱的,而不是为了应付家人随便找的甲乙丙丁。
人生是自己的,要做喜欢的事,爱喜欢的人。我一直都觉得,世界那么大,终会有一个人是我的归属。只是他现在还在赶来的路上,静待着时机相遇,就在刚刚好的那刻,没有早一秒也没有晚一秒。你问我为什么顽固而专一? 因为我坚信天下之大,总会有人是我的软肋。而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一直憧憬着的生活是一狗两人三餐四季。我们会有一个小家,狗在跑我在闹他在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打开暖黄色的灯,一边絮絮叨叨的分享着一天的琐事一边料理着晚餐,餐后我牵着狗他牵着我,我们走在林荫路上,灯光映着我们的影子,慢慢拉长拉长,像是我们的一辈子。生活有吵吵闹闹也有欢声笑语,我崇拜他如偶像,他宠我像孩子。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若有雷同,纯属缘分。在今天这个Normal day,欢迎你也来分享自己“爱”的故事,或者关于“爱”的期待与憧憬,若有交友需求,我们也不反对当回小红娘,给各位优秀的宝宝们展现的机会或者牵条线搭座桥哦。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与我们分享(手动眨眼)
在线等你哦
作者 | 奇途小队
编辑 | 花生逗
图源 | 网络
更多阅读